平日里,我们经常会听说“群运营”这个词,但对它可能会存在误解。运营群尽不是仅仅建一个群那么简单,它背后的思考逻辑可以很深。
近期运营了一些群,有短期也有长期,有成功的也有做的不怎么好的,今天就来简单谈一谈我对群运营的一些理解。
1先有群后运营?才不是
群,是由共同爱好、共同需求的人组成的群体,有内收留有互动,由多种形式组成。群运营则是将群体成员以一定纽带联系起来,使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,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。
群实现了人与人、人与物之间的连接,提升了营销和服务的深度,建立层层体系,增强了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回属感。
而很多人,在没有考虑清楚背后的逻辑,就草草地建了一个群,之后没多久就死寂了。运营并不是从群建立之后才开始的,不妨先问问自己,建立群的目的是什么?
可以是用户建立更深的连接,可以更好地影响你的用户。
可以是凝聚更大的气力,在需要的时候,你的群可以给你提供很强大的支持。
也可以是增加收进,跟大家碰撞出更多可能性,探索出新的机会。
明确了运营群的目的,才往开展行动。而行动的过程也需要时刻问问自己,“我跑题了吗?”
2群,也有生命
我们平时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群:
关系群
家庭群、亲戚群、同学群、工作群等有一些必须的关系而组成的群
爱好型群
由同样的爱好组成的群,群成员既可以收获同好,也可以分享内收留
产品型群
围绕特定产品而聚集的群。
而这个群也有一个更高级的存在形式:品牌型群。它已经不再围绕具体的产品方向,而是试图占领用户心智,建立情感价值依托。
知识型群
严格意义上说它依然属于爱好型群,由于知识付费的兴起,知识型的群也诞生了很多。因此把它单独分类。
工具型群
满足某种具体需要的群,例如PDD拼单群、优惠券群、换课群、约球群等等
除了关系群这种强绑定的群外,所有的群都是有生命周期的。不信,你看看手上所在的群,还有哪些是两年前成立的现在依旧活跃的?
AARRR是Acquisition(获取用户)、Activation(进步活跃度)、Retention(进步保存率)、Revenue(获取收进)、Refer(自传播),这个五个单词的缩写,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。
我们不必为了生命周期为懊恼,而应该在它的周期里尽可能的完成各个阶段的使命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群运营也适用于AARRR模型,都无可避免地需要经历用户获取、激活、保存、收进、传播这几个环节,要建立健康运行的群,就得让运营顺利进行,直至完成收进指标。
我们需要在运营的任何阶段兼顾各个环节,让群流畅健康地更新换代,不中断注进新鲜血液,不中断产生转化和传播。
而与此同时,也不要忘记始终明确运营目标,使运营目标和用户需求达成同一,并且至始至终忠于目标,为各个环节指定公道的阶段性目标和方案。
3从哪些细节看专业度?
群运营的专业性是从细节决定的。
(1)我们需要筛选进进群的用户吗?
必须要。
(一)确认意愿。白告Sir招募的一些项目中,有些人填写意愿表时草草了事,这如何让我们能放心他能很好地参与到项目中?
(二)了解用户。通过筛选(申请表等形式)充分了解用户,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,从而产生好口碑。
(三)减少阻力。通过审核和沟通,尽可能避免分歧适的人进进群,这样就能在很早期屏蔽掉一些不和谐因素,大大降低后续运营难度。
(2)如何保证高完成率?
很多群都会给成员安排“任务”。实际上,很难有一个群能做到100%全员达标。那我们该如何进步完成率呢?
(一)前置筛选。这就是刚刚谈到的筛选,这是保证成员加进决心的第一要素。
(二)收取押金。免费的往往不懂得珍惜,热情来得轻易往得快。但是押金的方式可以让对方重视,也极大减轻了后续我们督促的运营本钱。
(三)充分动员。前期的开营仪式、动员会都是让大家进进到一种“状态”来,告诉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在这个群完成一个使命。
(四)分级运营。当人多的时候,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级,活跃的,只打卡不说话的,不打卡不说话的。也可以对运营职员进行分层。
(五)勋章制度。利用快速反馈心理,设计成就系统,让用户有参与感的同时也受到了激励。
(3)如何让群活跃起来?
这个题目时很多非运营职员轻易想当然的题目。实际上让一个群活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。当然也有方法可言。
(一)高收费,高门槛。刚刚谈到免费的往往不会珍惜,你前期已经付出了一些本钱,自然就会有高参与度的预期行动。
(二)用户能量高。有些成员天生爱交流、分享,结交好友。这个时候我们要放大他在这个群的优点。可以和他做深度交流激发价值。
(三)分享价值高。群里经常见到有资料分享,但假如是那些连你自己都不会打开的,别人凭什么会往看呢?运营职员前期多往整理一些真正有用的干货,做公道的分享,才能进步群的调性。
(四)连接频率高。要让群成员觉得对方是一个“人”,而不是仅仅一个陌生微信好友。我们可以通过语音、视频、线下见面等形式增加链接,让我们在群有情感依托。
(4)如何传播群文化?
我们经常听说“企业文化”,实际上一个好的群一定是要有群文化的。
(一)在新人加进群的时候,一定要第一时间接收群文化的熏陶,快速进进状态。
(二)多写几篇能代表群文化的文章,不中断在群里传播。文章可以通过采访群的活跃用户,形成高质量的文章,也能增加种子用户的粘性。
(三)提炼总结出一些能代表群文化的金句,让它们在群里反复出现。还可以把这些金句做成大家愿意用的表情包,如此一来,它们出现的频率会更高。办线下活动时,也要让现场多出现这些金句。
(四)选出一些符合群文化的书籍,让大家共读并输出感悟。
(五)让榜样公然讲述自己在群里的成长故事,这些故事要能体现群文化。同时也方便传播。
群运营是一门技术活儿,尽不是想当然的。以上的分享也是对群运营的一个比较粗浅的看法,它的背后也需要有团队分工、工具运营、数据分析、产品迭代等更加专业细节的领域等着我们深究。希看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些收获~